2021年4月21日下午,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2021)的同期活動——“科學儀器發展戰略閉門座談會”在無錫融創萬達文華酒店會議中心召開。
無錫政府主管領導、質檢院院長、海關實驗室技術中心主任、大型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人,以及23位國內外科學儀器領域知名企業(儀器信息網2021年品牌合作伙伴)的董事長/CEO/總經理們,從政、企、產、研、用等各個方面,圍繞“科學儀器如何與無錫市創新發展深度融合”、“后疫情期,檢驗檢測與科學儀器行業如何聯手更好地服務國計民生”、“科學儀器在質檢/海關實驗室的高質量發展中面臨哪些機遇”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北京信立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CEO 唐海霞 主持會議
政企溝通:聚焦創新和產業
2020年,無錫GDP超過12,300億,在GDP超萬億的城市中,排第14位,人均GDP名列第二,僅次于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無錫市科技局副局長 鄒建春
無錫市科技局副局長鄒建春提到,為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無錫市科技局持續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大學等進行了戰略合作,推動高端創新資源在無錫匯聚,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無錫市工信局副局長 陳榮明
無錫市工信局副局長陳榮明介紹到,無錫有效使用土地面積只有2000多公里,但有7萬家工業企業,規模以上的將近6200家,土地開發強度全國排第二。無錫重要的產業有機械裝備、集成電路、鋼鐵冶金、石化、紡織,以及朝陽產業生物醫藥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局長曾經在化工行業工作過10余年,有著豐富的儀器使用經驗,對于儀器行業也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指出,隨著新材料、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對儀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比如精度、準確度等,國產儀器跟國外產品相比,目前還有著比較明顯的差距,這是目前的現狀。
但是,國家正在逐步加強對科學儀器產業的支持,國家的政策支持,會加速企業的發展,所有的技術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有了國家的扶持,我國的科學儀器產業一定能搞好。
(左)無錫市惠山區科技局局長 錢莉莉;(右)惠山區前洲街道黨工委書記 張曉陽
本次年會得到了無錫惠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座談會也有幸邀請到了惠山區科技局局長錢莉莉和惠山區前洲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曉陽。無錫市惠山區是全國創新百強區之一,研發投入占比達3.95%,有4個特色產業基地,其中惠山區生命科技園正著力打造精準醫療產業,并將于下周發布相關的產業政策(距座談日)。
產業各方融合創新,共同服務國計民生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院長 周駿貴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院長周駿貴講到,當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形勢下,檢測機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能否做到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能否滿足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否做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和探索者?讓政府滿意,監管者滿意,消費者滿意?
其中的突破口,包括加強檢驗檢測技術的研發,與科研院所專家、儀器廠商技術團隊共同開發產業解決方案;提高數字化,智能化,一站式服務能力;參與產業標準的制定等。這其中,檢測機構與儀器廠商的合作至關重要。
一些產業園區,建議能搭建一些公共服務平臺,幫他們找儀器設備,找人才,找標準法規等。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院長 吳淑煥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院長吳淑煥提到,檢測機構的智能化發展,除了體現在內部運營上,實現儀器與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對接外,還體現在外部客戶的服務模式上。
大連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濤
大連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濤說到,除了常規的檢驗檢測外,倡議質檢機構和儀器廠商,聯合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根據國計民生的需求,抓住社會熱點,比如地標產品的溯源追蹤,進行檢測方法或專用儀器的開發和應用。質檢機構和儀器廠商的合作,也可以從儀器應用、前置到儀器和方法的研發。
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檢測中心主任侯建軍介紹到,海關技術機構主要有兩方面的職責,第一,為國家的海關行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持;第二,發揮技術實力來服務地方的建設,服務社會發展,其中會涉及到一些國家部署的突發事件或應急相關的重點專項。比如前期海關在全國一次性部署建設了一系列固廢鑒定的重點實驗室區域,再比如新冠疫情的防控中,海關在全國一次性建設了13個指定的防疫物資檢測機構,這些都需要科學儀器的支撐,同時也是科學儀器的市場機遇。
勝科納米(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主要服務于半導體芯片行業,是中國境內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分析和研發平臺。
勝科納米董事長李曉旻拿醫療系統舉例,很多檢測機構實際上只是一個體檢機構,而勝科納米真正做成了一家第三方綜合性醫院。勝科納米真正意義上深度參與了客戶半導體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迭代,甚至也和設備商共同開發了很多應用和技術。
提到國計民生,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公司董事長胡克談到最近的一個熱點問題——日本核廢水排放,并針對這個事件提出了幾個問題。撇開政治因素,如何評估該行為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將產生哪些影響?水產品、食品應該采取哪些檢測?放射性元素含量非常低,應該用什么檢測標準和方法?除了日本核排放外,我們中國也有大量的核電站,周邊的水要不要測?如果要測,可能需要儀器廠商和國家相關機構共同開發一些解決方案。
這些關乎國計民生,又尚不不明確的問題,對我們國產儀器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機會。國產儀器要發展,跟進口儀器硬碰硬非明智之舉,但我們也不能為了獲得用戶和市場,一味打感情牌,打價格戰,只有從應用入手,通過解決其他廠商解決不了的問題,實現自身的發展才是更好的思路。
安捷倫副總裁 實驗室解決方案大中華區總經理陳亮講到,安捷倫在制藥和生物制藥產業鏈,從藥物的研發、到產品質量控制,都有領先的解決方案。
安捷倫通過與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蘇州百拓的合作,為園區企業提供生物醫藥領域檢測,GMP法規符合性驗證、供應鏈服務(特殊生物制品進出口)、專業技術培訓、創業孵化、共享實驗室等服務。他表示,安捷倫也希望能借鑒這種蘇州百拓的合作模式,和無錫市廣大生物制藥企業展開深度的合作,幫助無錫打造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珀金埃爾默全球副總裁朱兵認為,儀器發展到今天,技術的原始創新比較困難,融合創新這個理念非常好,包括進口儀器、國產儀器、耗材試劑,軟件服務等,打組合拳,同時,聯合起來與質檢系統合作,共同探討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以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珀金埃爾默太倉工廠僅就新冠相關的新品研發就完成了5項。其中,可用于臨床檢測和血站血源篩查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更是成為了業內的“金標準”產品。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2020年8月發表了關于全球獲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性能對比研究:珀金埃爾默中國團隊研發的這款試劑盒,以0.009copies/μL最低檢測限(LoD)的顯著優勢排名全球第一。
融合創新,還有一種方式,通過儀器或技術之間進行組合,來解決一些用戶問題,這也值得我們來探討。
天美儀拓實驗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付世江認為,科學儀器和檢驗檢測的發展中,標準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中國的標準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從第一個階段的迷茫期,到第二階段的跟隨國際標準和被動應對,到如今新時代,以及后疫情時代,我們逐步走在國際標準的前沿,每個國家的民生都各不相同,在此也倡議質檢專家領導們,多做一些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
事實上,在環保領域,中國就有一些國內自己的標準,通過標準帶動企業快速發展的成功案例比較多,值得科學儀器借鑒。
北京海光儀器公司總經理劉海濤說到,國家未來重點關注的碳中和,碳達峰,對于海光來說是很好的市場機遇,希望和質檢,以及國外廠商,行業專家等多開展一些合作。
兩個小時,30位政府領導、用戶代表、企業家們,就融合創新、服務國計民生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并于后續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
儀器儀表應用領域廣泛,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教衛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運行...
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
【手機中國】隨著一年一度科技春晚的的落幕,iPhone 15系列終于和大家見面,而一場屬于蘋果和華為到底選誰的爭論也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