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簡史
試驗機作為一類科學實驗儀器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建筑、航天、航空、機械、石油化工、電力、實驗室、計量室、質檢機構和制造業的生產線及各類工程現場。
我國試驗機制造業自建國以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已經走過了六十余年的歷程。解放前的舊中國,幾乎沒有企業生產制造試驗機產品,更談不上形成一個產業。新中國建立后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技術的封鎖。為擺脫西方國家的封鎖,加快我國經濟技術和國防工業發展的步伐。
1949年10月20 日,我國第一個試驗機專業生產廠家——長春儀器廠誕生,標志著中國試驗機制造業的開始。
1959年3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第一機械工業部材料試驗機研究所在長春成立,標志著我國開始獨立自主地開展試驗機制造技術與產品的研發。
到 1979 年,長春、天水、濟南、上海、萊州、汕頭、丹東、蘇州等地成為試驗機的重點生產區域,主要生產企業約30家左右,初步形成了一個試驗機制造行業,產品以仿制國外產品為主,多數屬低端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生產規模也不大。改革開放后的30年,尤其是后20年,試驗機行業同其他行業一樣,發生了重大變化,取得了重大發展。
1989年我國試驗機生產廠家約50家,2009年我國規模化試驗機生產企業接近80家,規模以下試驗機生產企業約200家。同時,市場的對外開放使得國外試驗機制造企業大舉進入國內市場。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知名試驗機制造企業幾乎全部登陸中國試驗機市場。國內試驗機生產廠家在面對國內同行的激烈競爭中同時參與了同國外同行的競爭。
市場殘酷的競爭使得國內試驗機產品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產品的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我國試驗機產品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較,絕大多數產品處于中低檔水平。各類工程科學理論研究和工程性能試驗所需技術含量高的試驗儀器,供應的主渠道還是依賴于進口。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試驗機發展逐步邁入數字化閉環控制時代,試驗機的測量精度、穩定性均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因此試驗機的應用愈發廣泛,市場容量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的試驗機市場只有3億元的市場容量,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試驗機市場容量已經增長了十倍,達到了三十多億元的市場容量,目前國內廠家和國外廠家的市場占有率幾乎是各占一半,平分秋色。
二、行業特點
1.試驗機行業是結合電工電子學、自動控制系統、精密機械設計、儀器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等多種現代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技術密集型制造行業,科技含量較高。
2.試驗機行業主要生產制造以下八類產品:金屬材料試驗機、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力與變形測試儀器(包括力傳感器、壓力測試儀、位移傳感器、引伸計、加速度計等)、包裝件與工藝性能試驗機(包括包裝件跌落試驗機、包裝件沖擊試驗機、摩擦磨損試驗機、彎折試驗機、校直機等)、平衡機(包括現場平衡儀)、振動臺(包括沖擊臺與碰撞試驗臺)、無損檢測儀器(磁粉探傷機、X射線探傷機、γ射線探傷機、超聲探傷儀、渦流探傷儀、聲發射檢測儀等)、試驗機功能附件和與試驗機相關的試驗儀器與設備。
3.無論是何種設備的制造,都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就壓力檢測試驗機而言,高壓的建立、密封、卸荷技術含量很高,技術水平較高,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能力無法完成。同時又需要將高壓與精確測量和機電結合,這就需要相當水平的電工技術能力以及精密儀器信息處理能力。
4.試驗機設備定制化生產屬性強,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充分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設備,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統籌設計。因此,本行業的企業都精通于某一個或某幾個下游試驗領域,而很少在各個試驗領域都能有所耕耘。
三、行業規模及現狀
試驗機在企事業單位和科研單位試驗研究領域應用廣泛,較大程度上影響到新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對于產品的質量穩定性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是制造行業的重要支撐。
宏觀層面,由于試驗機在生產和銷售中以固定設備為主,所以試驗機市場規模變化趨勢可以用試驗機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估量。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結構和發展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根據國家統 計局的統計,2005年至2016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2005年試驗機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僅為7,348萬元,而2016年試驗機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已經達到了269,490萬元,平均每年增長324.32%,增長速度顯著。
微觀層面,試驗機的下游包括石油石化、鋼鐵鑄造、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等領域,在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道路運輸業等都有涉及。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及“十三五”規劃指引下,試驗機下游 行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也帶動了試驗機行業需求的增長。
四、行業上下游情況
試驗機上游主要為電子、機械零部件制造業以及鋼、鐵、銅等金屬冶煉行業。試驗機主要生產裝配試驗設備,以核心技術作為產品的驅動力,故鋼、鐵、銅等金屬冶煉行業對于本行業影響有限,但是本行業設備裝配對于元件質量要求較高,故電子、機械零部件制造行業對于本行業有一定的影響。
試驗機行業下游非常廣泛,基本涉及到所有制造類行業以及科研類行業的測試檢驗,同時在道路運輸業、采礦業、建筑業等也有運用。由于下游應用十分廣泛,在能源、制造和科研等領域涉及到了國家戰略的方方面面,故試驗機行業的發展狀況和技術水平對于國家實力及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下游 行業的飛速發展也不斷地開拓著試驗機的市場空間,將為本行業創造出一片藍海。
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挑戰
隨著“中國制造 2025計劃”的推進,制造行業愈來愈趨向高端化和新興化,制造業中涉及的結構件、零部件、新材料和各類工程項目檢測需求也愈來愈重要和復雜。試驗機行業作為“十三五”規劃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會隨著國家計劃的推進迎來新的機遇。
未來我國試驗機行業將會朝著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也將朝著模塊化、共用化和系列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準確模擬各種實驗環境和特種專業化的實際工況應用將是未來試驗機行業重點的研究目標。而且,試驗機的應用軟件也將隨著人工智能和云計算行業的茁壯發展而更具有擴展性和智能性。
試驗機行業未來發展也將遇到一些挑戰。如前文所述,我國目前試驗機產品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較,絕大多數產品處于中低檔水平,而各類工程科學理論研究和工程性能試驗所需技術含量高的試驗儀器,供應的主渠道還是依賴于進口。分 裂性的市場對于我國試驗機產品發展較為不利,日益發展我國試驗機市場的兩極分化將更為明顯,更積重難返。而且,由于試驗機下游 行業廣泛,試驗機細分領域眾多。因此,試驗機的統一標準和規范雖然已經制定,但是目前的標準規范難以有效地涵蓋所有試驗機細分領域。所以,即便屬于同一領域的試驗機產品的生產交付標準差異也較大,不利于同行業之間的比較和競爭,透明度較低,對于本行業良性有序的發展較為不利。
此外,正如前文所說,試驗機細分領域眾多,所以試驗機生產廠家的規模普遍都偏小,形成規模體系的試驗機生產廠家較少,抗風險能力不強,試驗機行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由于試驗機行業無法形成良性的生態圈,產品透明度較低,企業之間的“價格戰”競爭會更趨于激烈。
綜上所述,雖然試驗機行業未來發展空間較大,將會隨著國家計劃的推進迎來新的機遇,但是試驗機行業在市場分 裂性、產品非標性和廠家規模性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挑戰,需要通過多方面共同努力,推動行業標準規范的完善,并加大創新力度,加大在新產品和新技術方面的投入,為我國試驗機行業未來茁壯發展打下基礎。
微克儀器在原有扭力機的基礎上,改進并研發出更小的扭力試驗機。此款扭力機體積更小,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可有效減少使用空間!
2021年4月21日下午,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2021)的同期活動——“科學儀器發展戰略閉門座談會”...
為了方便儀器及檢測使用者查看7月份實施的標準,我們特意整理了7月份實施的那些國家標準。一共有49個標準與我們儀器及檢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