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24科學儀器開發者大會(Scientific Instrument Developers Conference, SIDC)于山東省青島市盛大開幕。近四百位科學儀器領域院士、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及青島市領導等齊聚一堂,聚焦“科學儀器未來創新發展”,為國產儀器技術突破、人才培養、產業布局等關鍵問題建言獻策。
大會現場
大會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起,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設備驗證評價中心承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譚久彬,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文清(線上),國務院參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理事長賀德方,工信部裝備一司通用機械處處長唐軍,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萬勝,青島高新區管委常務副主任盧陽等嘉賓出席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彤主持,譚久彬院士、賀德方參事、唐軍處長、陳萬勝副秘書長致歡迎辭,對各位嘉賓及代表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彤
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譚久彬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理事長 賀德方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一司通用機械處處長 唐軍
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 陳萬勝
青島高新區管委常務副主任 盧陽
青島高新區作為青島市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的主承載區,產業園總占地2903.5畝,聚焦工業測控系統與裝置、實驗分析儀器、傳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重點領域,力爭成為“北方儀器儀表產業總部基地”和“全國儀器儀表創新示范窗口”。區內集聚了海克斯康、佳明測控、嶗應海納光電、智騰科技、銳捷智能、華測檢測等重點企業,2024年儀器儀表企業營收規模預計可達10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
開幕式后,進入大會報告環節。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張承慧,東華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湯彬,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科研總監、研究員毛軍文,譚建榮院士等依次帶來精彩報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助理、教授于連棟擔任主持。
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講席教授 張承慧
張承慧教授作《儲能系統數智化綜合測試儀器及應用》主題報告。儲能測試儀器應用量大面廣,2023年國內市場規模達189億元,預計2030年達1000億元,然而我國儲能測試儀器研制卻面臨著大規模電池智能建模、大功率激勵電源控制、大數據高保真采集處理等難題。基于此,張承慧教授團隊應對挑戰,成功研發1500V、1800V、2000V Si/SiC單/雙/四通道電池測試儀器并已推廣應用,正在研發更高功率密度高端電池測試儀器等,以滿足新賽道高壓儲能測試需求,搶占國際電池測試技術制高點。
東華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 湯彬
湯彬教授作《核科學儀器的現狀、發展與挑戰》主題報告。他講到,核技術連同核科學儀器都是被西方制約的不二之選,希望我國政府支持自主研發,相關科技工作者努力踐行,尤其是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布局“大科學平臺”,圍繞“大型輻射源”,自主研究新型“探針”技術和“檢測”方法;還要梳理“卡脖子”問題,布局一批“關鍵/核心部件”攻關項目,自主研發進口困難的基礎性“核科學儀器”;此外,還要擴展“核技術應用”領域,布局一批“核技術應用”開發項目,自主研發“核儀器整機”。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科研總監、研究員 毛軍文
毛軍文研究員作《腦科學前沿技術發展動態及應用前景分析》主題報告,重點介紹了腦認知、腦疾病、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技術平臺領域前沿技術最新進展。他講到,當今世界已進入腦科學時代,強大的科研需求必將帶動相關領域儀器設備開發與應用,如核磁共振、腦磁圖、CT、電鏡、基因測序、生物質譜等;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的不斷創新和突破,為醫療健康、教育、智能制造等行業發展提供新機遇;國家和社會對腦疾病的認識和重視,也將為醫療器械等儀器研發及應用推廣提供發展空間和推動力,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譚建榮
譚建榮院士作《機電產品正向設計: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主題報告,介紹了正向設計的內涵、產品正向設計的內容與過程、創新設計的特征與內容,重點提到機電產品正向設計與創新設計的十大關鍵技術,包括數字建模與數字孿生技術、模塊配置與定制設計技術、幾何性能材料一體化設計技術、工藝設計與時序規劃技術、精確定位與智能物流技術、機器互聯與數字車間技術等,以及團隊在創新設計與正向設計方面的成果案例。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首日下午,寧波大學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丁傳凡,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北分瑞利公司副總經理周加才,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智研院副院長封善齋等作主題報告。
寧波大學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 丁傳凡
丁傳凡教授作《2023年度中國分析儀器市場發展態勢》主題報告,總結道,2023年我國分析儀器行業發展速度高于全球整體水平;政策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等成為增長主要驅動力;資本更加青睞分析儀器行業,尤其是質譜、生命科學儀器等,并不斷拓展投資品類;國產儀器基本完成“人有我有”階段,正在向“人有我優”方向發展,并開始邁向“原始創新”和“高端領域”階段;國產儀器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出口快速增加;國外品牌本土化力度顯著提升,加大國產品牌競爭壓力。
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北分瑞利公司副總經理 周加才 作《建設儀器可靠性標準,助理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智研院副院長 封善齋 作《科學儀器供應鏈協同創新》主題報告
“高端對話”環節,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張新榮與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植崗,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雙來,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剛,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臧牧,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經理譚國斌一起,就“如何看待市場與創新的關系”、“如何鋪設儀器人才的成長之路”、“如何看待科學儀器的未來技術”等話題展開討論。
高端對話
“重磅發布”環節,賀德方參事發布了《中國儀器儀表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譚久彬院士發布了《科學儀器企業創新實力研究報告成果(2023)》,張彤副理事長發布了《科學儀器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及產品名錄(2024版)》,劉文清院士發布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托舉計劃項目(CIS海豚計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第四十一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年夫順公布了CIS海豚計劃2024年入選項目。
期間,還公布了CIS海豚計劃2024年入選項目——優秀研發團隊和優秀應用團隊、2023年度優秀科研儀器案例成果、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驗證評價中心聯合實驗室,以及科學儀器未來設計師等獲獎名單。
頒獎留念
大會還安排了分場活動,“光電器件技術”、“真空技術”、“智能制造中自動分析或檢測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物性測試儀器開發及應用需求”、“生命科學儀器開發及應用需求”、“核領域儀器開發及應用需求”、“半導體器件表征儀器開發與應用創新”、“臨床檢測儀器開發及應用需求”等8個主題論壇于次日平行召開,進一步探討科學儀器技術開發和應用。
分會場掠影
此外,會議同期舉行儀器展覽,聚光科技、禾信儀器、鋼研納克、海能技術、皖儀科技、京儀集團、概倫電子、致真精密儀器、卓越遠星、中科科儀、中科采象、銳精光電、諾聯芯、海恩邁、星賽生物、中電科思儀、華儀寧創、衡昇質譜、航天計量、捷創核儀、中廣核久源、久泰真空、融智生物、海克斯康等幾十家儀器廠商亮相。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1)將于2021年5月10-1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我工作與中國制造精密相關,不但自身在民企工作,也是服務于國外和國內的制造業。所以對中國制造企業的產品一直情有獨鐘,家用電...
電腦帶程序的試驗機根據采集技術來說分兩種:一種是模擬技術采集,其電腦與試驗機連接是通過排線連接;一種是數字采集技術,電腦...